近期,陶瓷產區加強服務、產品品質、知識產權保護。計量·標準·認證·檢驗檢測服務助力懷仁陶瓷專業鎮高質量發展研討交流活動舉辦,助推懷仁陶瓷專業鎮高質量發展;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現場交流會召開,會議揭曉了38個2024年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優秀案例,其中,“景德鎮珠山區推進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培育”等3個知識產權保護類案例成功入選;廣東首批“同線同標同質”國際高端品質產品名單發布,其中,新明珠陶瓷等38家企業的51個產品上榜。
山西懷仁:加強陶業計量、標準、認證、檢驗檢測服務
近日,由山西省市場監管局主辦,朔州市人民政府、懷仁市委市政府、朔州市市場監管局、懷仁市市場監管局協辦的計量·標準·認證·檢驗檢測服務助力懷仁陶瓷專業鎮高質量發展研討交流活動在朔州陶瓷職業技術學院舉辦。活動邀請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計量協會等機構技術專家,采取實地調研、現場技術指導、研討交流等方式,針對懷仁陶瓷產業發展中遇到的計量、標準、認證、檢驗檢測等方面的問題和訴求,與陶瓷企業深入交流,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助推懷仁陶瓷專業鎮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2023年以來,山西省市場監管部門以“惠企直通車”專項行動和“三冊一站”建設為主要抓手,以計量、標準、認證、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設施為手段,對懷仁陶瓷專業鎮開展精準指導幫扶,推動陶瓷產品質量合格率明顯提升,為懷仁陶瓷省級專業鎮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以質量基礎設施為手段,山西省市場監管部門先后赴陶瓷企業120家(次),聘請專家20人次,召開質量技術培訓及質量分析會40余次,為40多家陶瓷企業“會診把脈”,查找并幫助企業解決質量問題80余個,幫扶工作向縱深推進。以交流座談、現場調研、技術咨詢等形式,山西省市場監管部門為38家陶瓷企業解決計量技術難題,幫助企業檢定在用計量器具243件,指導山西省陶瓷計量產業測試中心的籌建申報工作。
山西省市場監管部門深入開展懷仁陶瓷專業鎮標準化試點幫扶指導,成立懷仁市陶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協調山西省品牌建設聯合會制定《抗菌日用陶瓷器》團體標準,指導懷仁陶瓷協會制定《日用陶瓷》團體標準;幫助18家陶瓷企業聯合制定企業標準,圍繞懷仁陶瓷地理標志實施《懷仁陶瓷》地方標準,為懷仁市陶瓷企業拓展市場、提高品牌效益發揮引領作用。山西省市場監管部門針對陶瓷企業質量體系認證管理工作實際,編制《日用陶瓷行業企業管理核心過程實施指南》。截至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共幫助朔州市22家陶瓷生產企業通過相關認證,其中20家企業通過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 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3項認證,兩家企業通過其他自愿性工業產品認證。為解決“檢不了、檢不全、周期長、距離遠”等難點和痛點,經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幫扶,依托懷仁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建設的山西省日用陶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已取得CMA計量認證證書,成為朔州市第一家省級陶瓷檢驗中心,為朔州市陶瓷產品質量提供新的技術支撐。截至目前,該中心已出具38份檢驗報告,幫扶15家陶瓷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在省、市、縣三級市場監管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懷仁陶瓷專業鎮產品品質顯著提高。經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對朔州市陶瓷產品開展風險監測工作,抽檢合格率為100%。
江西景德鎮:一陶瓷相關知識產權保護案例獲評優秀案例
日前,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現場交流會召開。會議揭曉了38個2024年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優秀案例,其中,“景德鎮珠山區推進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培育”等3個知識產權保護類案例成功入選。景德鎮市珠山區創新知識產權多部門聯動保護機制,搭建創客知識產權服務信息平臺,設立陶瓷電商知識產權維權服務點,探索投訴舉報“先行賠付”,在陶溪川文創街區培育“有制度、能運用、會管理”的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產業發展集聚加速。目前已聚集2.4萬余名景漂創客及300余家線下常駐商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3萬余件。2024年,陶溪川成為全省首個入選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培育對象的經營主體。
廣東:一陶企上榜“同線同標同質”國際高端品質產品名單
近日,廣東首批“同線同標同質”國際高端品質產品名單發布。其中,新明珠陶瓷、美的、格蘭仕、廣州南洋電纜、蓮香樓、廣東珠江電纜、德爾瑪、浩洋電子等38家企業的51個產品上榜。據介紹,這38家企業大力實施“同線同標同質”工程,51個產品嚴格執行國際先進標準,達到國際高端品質水平,適合國際、國內高端市場需求。廣東省今年4月印發相關措施,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省商務廳、中國貿促會廣東省委員會聯合行動,為推進“同線同標同質”工程提供有力支持。長期致力于內外貿工作的廣東省WTO/TBT通報咨詢研究中心積極承擔“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具體實施工作,牽頭組建廣東省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服務聯盟,開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系列培訓,在專業鎮產業集群建立技術性貿易措施服務工作站,深入企業一線開展面對面指導幫扶,嚴格制定工作規范和評價認定通則,并經篩選,委托廣東卓越質量品牌研究院啟動評價認定工作,為全省“同線同標同質”工作開展提供堅實保障和技術支持。
(責任編輯/汪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