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廖洪標的《關公》坐像正氣凜然 「石灣陶塑」一向受廣東珠三角地區,以及東南亞華人青睞,有一批衷心喜愛的收藏家,和很有欣賞力的觀眾。 多年來,由於作品的形制尺寸易於置放觀賞,兼收繪畫和雕塑之長,收納了傳統文化重要而深厚的內涵,以佛釋仙傳的人物故事,關照人生與命運,成為喜聞樂見的一個藝術形式,更湧現出一批優秀的藝術家和不可多得作品。 再沒人認為石灣陶藝是單純的陶瓷工藝品,名家傳世之作身價逐年攀升。 香港藏家雲大棉公開展出所愛的石灣陶塑作品五十五件,有助解讀這個藝術門類。本文擇其三件代表,由藝術創作方面略作梳理。 首先是劉傳《達摩》,作者不以常見的達摩面壁沉思入手,而取沉穩闊步的動態,已在創意上拔了頭籌。仰望天空的面龐處理和寬袍大袖的刻劃,將人物為弘揚佛學一往無前的精神呈現無遺。 其次是廖洪標的坐立《關公》,兩件作品的人物塑造不僅飽滿傳神,更有正氣然、忠義千秋的氣度。其中取坐姿的關公最為難得,他右手屈起攏髯拈鬚,頭左向,軀右傾,右腿收,左腳出,令形體呈現靜中有動的活力。其長袍官服的衣紋處理更是繁簡有致,令人嘆服。作者沒有置《春秋》一冊於關公左手,再現「秉燭夜讀」的故事,是一個另闢蹊徑的選擇,沒有拘泥於某個情節的再現。 鍾汝榮《農家樂》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佳作,著意於辛勞後的情緒表現。人與牛均取臥姿,一往一還,會意心照,也是一個不同凡響的創意設計。 綜前所述,「石灣陶塑」的藝術家具備了過人的寫實能力和熟練的雕塑造型技巧,以及中國文化傳統的積澱睿智,再配以不同色彩和獨特的窰釉變化,令原本是普通觀賞的工藝品,晉身為獨樹一幟的藝術品。所以說,作品的門類和媒材,無法決定作品的屬性優劣。要看作者的修為和技巧,想說什麼和怎樣說出來。 雲大棉每次選藏這些作品時,必定是感悟它們非比尋常的面目和亮點吧。 編者按:雲大棉的藏品於二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在香港普藝拍賣公司展覽廳展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