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陶瓷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如何能將它的魅力盡顯世人?初次造訪瓷都的買者又該如何去品味其中滋味?
近期,幾大拍賣公司秋拍上,景德鎮現當代瓷器行情又一路上漲,在這種形勢下,再一起去一趟這個千年古鎮。
景德鎮歷史上是如何燒造陶瓷的?
這個部分主要是根據陶瓷生產的流程來看,先看原材料,古代景德鎮陶瓷最主要的原材料是瓷土和釉料,其中瓷土的古礦區在瑤里的高嶺山,而釉料的古代制作區是以瑤里繞南為主要代表的。
景德鎮瓷土原料早在宋末元初就開始采用二元結構法,就是在一般的粘土中加入高嶺土,使得瓷器的潔白度,致密性都有了空前的提高。以至長期以來歐洲西方世界一直無法破解中國瓷器的這個特性。
所以才有德國傳教士進入景德鎮,以宗教宣傳為幌子,不遠萬里來到景德鎮,實際是商業間諜性質,仔細研究我們的生產流程以后,到高嶺取走土樣,回到歐洲以西方人實證的思維方式進行化學化驗,終于打開了這個謎團,并且開始運用這個方法,在西方世界里廣泛推廣二元結構提煉瓷土的生產方式。同時,將陶瓷生產的原料土就直接以高嶺土來命名。
在高嶺這個地區至今還存有許多的古代探礦、挖礦、運輸礦石的遺跡,向人們講述古老的景德鎮瓷器原材料的生產過程。
繞南地區現在遺存了很多從宋元到明清時期釉料的原始制作遺跡。釉料的半成品叫“不子”,也是挖取高嶺土經過水碓粉碎,然后沉淀、踩泥、晾干等工序后,放在統一的模具里制成“不子”,這些“不子”經水路運到景德鎮陶瓷作坊里后,兌水,加著色劑研磨就成為釉料。
有了瓷土和釉料就可以開始生產陶瓷了,這個部分到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可以細細觀看,這里有成型拉坯、施釉畫坯、入窯燒造等過程,并有瓷樂表演,明清古建筑等可以一看。
知道這些工藝流程以后,還要實地真正地欣賞一下景德鎮古代的瓷器精品。
(景德鎮的中國瓷園的陶瓷先師祭壇)
這里有兩個去處:一個是景德鎮陶瓷館,里面陳列了五代以來到民國時期景德鎮的瓷器,另外一個就是湖田民窯博物館,不但有許多的瓷器,還可以看到一些窯口的遺址,加深對古代陶瓷生產的理解。
看看拍賣市場火暴的現當代陶瓷
現在景德鎮的陶瓷生產主要分為6個方向,分別是以琺瑯瓷為代表的現代日用瓷生產;以御窯廠為代表的高級仿古瓷生產;以陶院為代表的現當代陶瓷藝術瓷生產;以珠山八友后人為代表的民間陶瓷生產;以三龍陶瓷工業園區為代表的建筑陶瓷生產;以及其他和配套上下游生產。
其中,就藝術品市場來說,就要重點分析仿古瓷和現當代陶瓷。
仿古瓷器,在景德鎮自古以來一直就有一個很重要的陶瓷生產門類,就是仿古瓷,這個門類因為有不惜工本、耗時綿長、成功率極低等因素,以及產品幾可亂真使得這個門類的生產顯得很特殊。
早年間有傳聞,一個日本人拿了一件景德鎮向元華家燒制的一個高級仿古瓷瓶回國,而被中國海關截住,并定位走私的故事,使得高級仿古變得非常神秘。
不過在景德鎮這個門類的生產中確實有許多說法,比如為了燒造明代的瓷器而專門去明代古礦區挖取瓷土,然后用明代配方做釉,依照明代原件畫法作畫,用松木作柴窯燃料,最后還要用x光機照射數月,以改變胎體的物理結構等等,為的就是生產一件仿明的瓷器。
在景德鎮做仿古最出名的就是向家了,他的發家也頗有傳奇色彩,當初也是走過偏門,有過挖掘買賣真古董的經歷,然而今非昔比,向家不但把持了景德鎮歷朝官窯所在地——御窯廠,建立了御窯博物館,還和當今的文博界往來甚密,至于政府關系等就更不在話下了。所以他們家的博物館和御窯廠一定要去看一下,如果關系深厚,還能看到更多秘不示人的好東西,以及接受他們的講解就最好了。
現在景德鎮在售賣仿古瓷器的時候有兩個形式:一個是明確告訴買家這是仿的,還有一種就是“黑不提白不提”地賣,當地話叫“殺豬”,宰了一個是一個的意思。
所以看清楚這個門類生產的話,可以防止自己不會變成豬!如果相關的上游產業,比如瓷土,釉料企業也能一并了解的話就更好了,比如位于東郊老廠康堡公寓店鋪的老字號培蔭堂釉料店等,一定會加深對這個門類的理解。
然后就是目前拍賣市場上很火暴的現當代陶瓷藝術創作了,之所以要把這個門類單獨提出來,是因為在今年的拍賣市場上,這些名家名作已經高到了一個難以理解的地步,比如李菊生單件作品可以拍到190萬元,這個價格都可以購買一件很不錯的明清官窯瓷器了。
而且在景德鎮已經到了言必稱大師的地步,仿佛一夜之間,凡是在陶瓷上畫畫的人都是大師,都發了大財了。
每一個人名片的正面都是藝術家,背面就是一大溜的頭銜,多是某某協會的成員,從理事,委員,到主席、秘書長都有。
那么這個門類的創作生產又是什么樣的狀況呢?有必要約見幾個藝術家,甚至名家大師,一方面看看他們的創作過程,以及作品,市場,價位等,另一方面,很重要的是通過和他們的接觸,我們自己去感覺一下這些藝術家的氣質、素質、水平、水準,然后有一個自己的判斷:這個拍賣火暴的景象到底是泡沫吹出來的,還是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處女地?
如果事先安排好,和一些比較出名的大師,主要是陶瓷學院的老師接觸一下,是最好的,因為這些人目前是名氣正旺的時候。
和景德鎮陶瓷學院相對應的就是民間的大師市場,這些人大多數是家傳的繪畫能力,依托家族的歷史分量,在當下的市場上也是有一席之地的,比如景德鎮的領軍人物王錫良老先生就是珠山八友的后人,珠山八友的后人以及子弟發散開來在景德鎮也是占了相當一部分人數。還有許多自創門戶,自己開創工作室、畫室,以繪畫為生的就更是不計其數了。
其實這兩個門類的陶瓷市場經常會有交叉,只是有學院背景的創作團體似乎更受市場推崇,而且也更容易在陶瓷方面有所創新。
從2007年開始,廣東等地一些高耗能的建筑陶瓷開始出現產業東移,江西因為區位的優勢是東移接力的做好去處,而這些建筑陶瓷企業的高、中級管理人員基本上是景德鎮陶瓷學院的畢業生,有些企業老板也是這個情況,他們把企業遷到景德鎮相當于回歸了。
比如瓷磚里的金意陶、樂華、箭牌等等都在三龍陶瓷園區開工生產了,他們在為景德鎮帶來客觀的GDP的同時,也將無情地消耗景德鎮的有限資源,而且這個趨勢還在繼續,后面還有許多的企業將魚貫而入。
景德鎮的798——雕塑瓷廠
景德鎮的798——雕塑瓷廠:相對于傳統的陶瓷創作,在景德鎮還有一股非常強勁的陶瓷創新勢力,他們以陶瓷學院的年輕學生和老師為主體,涵蓋了來自全國各地美術院校的藝術家,甚至世界各地的陶瓷藝術家,他們賦予陶瓷創作新的內容,新的思想,在繼承景德鎮陶瓷一些傳統因素的基礎上,開創了陶瓷嶄新的局面。
比如用顏色釉表現古代人物,以窯變花釉來體現機理效果,用青花來畫油畫,用陶、木、金屬、琉璃和瓷器做結合,以及一些比較超前先鋒的雕塑等等。通常他們的作品在鄉巴佬看來是很怪異的,但是就是這些奇異的作品在北京上海以及國際市場上都有不錯的價格,受到許多國際買家的追捧。
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基本上都聚集在雕塑瓷廠,開設工作室和展示間,也有一些畫廊、咖啡店、酒吧穿插其中,雖然數量不及798那么多,但是基本結構、功能、形式已經和798一模一樣了。遠在郊區的三寶國際陶藝村,復原了土木結構的江南農村建筑群落,在里面為藝術家提供陶瓷創作的所有設備和原材料,以及一定的輔導,使得許多老外對陶瓷也是欲罷不能的。
在三寶村,穿梭于土里土氣,古色古香的老屋子里,欣賞一下各路神仙的創作作品,坐定后吃一頓農家飯,來一壺農家釀造的黃梅谷酒,恍惚之間會讓你對景德鎮又多了一分喜愛。
最后,在對陶瓷的歷史、現在與未來有所了解以后,應該是自己上手創作一兩件作品的時候,可以是在距離陶瓷歷史博覽區不遠的新都陶瓷民營園里面找一個作坊學習拉坯。
那里有一戶姓段的人家,生產的坯是最多的,到他家可以找到拉坯車,上手一試。也可以約好一兩個大師,到他們的作坊去,在他們的瓷器上留下自己的“痕跡”。
或者干脆找一個地方,培蔭堂、樂天、三寶都可以,隨著自己的性子和想法,取一團瓷土,隨意擠捏拉伸,然后選好幾個顏色的釉料,肆意涂抹比畫,再入窯燒制,實地感覺一下“陶瓷是怎樣燒成的?!?/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