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18日,一個可以載入陶瓷行業史冊和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2002首屆中國佛山陶瓷博覽會,這個當時被媒體稱之為全國檔次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陶瓷博覽會在佛山舉辦了。之前,佛山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建筑陶瓷生產基地,但陶瓷博覽會對佛山來說還是個新生事物。平心而論,首屆陶博會雖說自身不僅矛盾重重,還有不少不足,它還是如長空閃電平地驚雷般,不僅引領了佛山陶瓷會展業走向康莊大道,點燃了佛山人對陶瓷的熱情,也開啟了中國陶瓷會展業新的一頁。
五年之后的今天,陶瓷展在廣東廣州、廣東佛山、山東、四川、福建、江西等全國各地全面開花,但不可否認的是,佛山陶瓷會展仍然稱得上是“一哥”,佛山陶瓷會展業到底對全國陶瓷會展業和全國陶瓷產業有著怎樣的影響,或者說該怎樣認識佛山陶瓷會展業呢?以下幾點淺見,希望與行家共同探討。
一:佛山陶瓷會展業的出現,首要的是,依托于佛山強大的陶瓷產業,是陶瓷產業的強大基礎所催生的,同時是陶瓷產業發展的時代需要,是市場化催生的產物;其次,是地方政府超前引導、大力支持的結果。
佛山陶瓷會展業的出現并非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首先是因為佛山有著強大的陶瓷產業基礎。佛山,傳承古老的陶瓷文化,又得地利之便,成為國內最早的建筑陶瓷生產發源地決非偶然。1995年左右,佛山就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建筑陶瓷生產基地,出現了鷹牌、東鵬等旗艦品牌。而在十年間,佛山陶瓷又經過新一輪擴張、調整、壯大,技術、質量、品牌、規模成為競爭重心,特別是大企業的生產規模得到了高速擴張,催生出以新中源、新明珠為代表的全國領軍、全球最大的陶瓷生產企業,以及科達、力泰、萬興、大鴻等行業標志性的陶瓷機械及色釉料企業。而就是在近兩三年間,佛山的衛生潔具產業也異軍突起,幾乎所有大型陶瓷企業、總計超過半數的佛山建筑陶瓷企業都上馬了衛生潔具,高起點、大規模、龐大而快捷的銷售鏈使得佛山衛生潔具產業從實質上已經超越潮州成為廣東乃至全國最重要的衛生潔具產業基地。同時,國外品牌如薩克米、哈伊馬角、唯高、西斯特姆等也早已融入佛山地區以及佛山的陶瓷產業鏈料中來。佛山,在不知不覺間便早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陶瓷生產、商貿及陶瓷機械、色釉料生產和貿易中心。佛山,為國外著名的陶瓷品牌貼牌生產,國內的其他陶瓷產區則都以佛山陶瓷為學習、模仿和作為趕超對象。
一般來講,在產業發展基礎上,由初級生產、不自覺的區域商貿向以會展為代表的更加國際化、更加集中化的商貿、交流方式轉變是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的普遍要求,因此佛山舉辦陶瓷會展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從這個角度講,四川夾江、山東淄博、江西景德鎮、河北唐山出現陶瓷展也無可非議。從陶瓷會展的現實條件來看,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會展基礎雄厚,配套、服務水平較高。然而相比于北京、上海、廣州,佛山的產業、配套優勢最為明顯。淄博、景德鎮、夾江等地處于快速上升階段,正奮起跟進。但最終應該看到,創造力、凝聚力、號召力,最重要的是財富吸引力,這可能才是決定孰優孰劣的關鍵。正如博洛尼亞一樣,從早期的陶瓷生產轉變為迄今為止全球最重要的陶瓷會展中心,我們看到,佛山也正是走在這樣的一條道路上。
在2000年之前,北京、上海等地雖然有陶瓷產品參與的建材展,但是沒有單列的陶瓷產品展,佛山作為全國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具備舉辦陶瓷展的各種有利條件?;谶@種認識,南莊鎮副鎮長冼永恒向鎮政府以及廣東省經貿委提交了舉辦陶博會的申請并獲得批準,因此佛山陶博會的舉辦被正式提上日程。在舉辦陶博會思路的引領下,南莊鎮政府將其提升為打造集會展、商貿物流、技術、信息為一體的華夏陶瓷博覽城這個國際化陶瓷平臺。經過幾年建設,佛山市政府于2004年12月正式出臺文件,提出要加快華夏陶瓷博覽城的建設,把佛山陶博會打造成全國一流、國際前三的品牌陶瓷會展。市政府于2006年又再次出臺文件,從2007年開始,集中優勢只在華夏陶瓷博覽城的佛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陶博會。從觀望、平衡到決心,在政府的支持下,佛山陶博會終于踏上了一條嶄新的光明之路。
二:佛山陶瓷會展改造和提升了佛山陶瓷企業,特別是陶瓷企業家的觀念,促使他們從以往從只專注自我的狀態中調整出來,從而把視野放在更廣的范圍內去考慮競爭和發展。
還是在10年前的今天,那時候只要你生產出來產品,就不怕沒人買,陶瓷生產線被形象地比喻為“印鈔機”。也是在那個時候,陶瓷產業完成了行業內的原始積累,雖然造就了一批行業精英,但也出現了不少并不具備現代經營理念的、只會數錢的企業家。應該說,沒有無法利用的資源,只有想不到辦法的人,解決一切問題還是要靠具有超前觀念的人的本身。所以,相當多素質不高的企業和企業家還是承受不了1997年、1998年產業過剩的沖擊,承受不了2004年、2005年的資源、能源危機而慘遭淘汰。所謂只專注自我,并非說企業家們都是關在家里閉門造車,而是說企業家只埋頭于生產和初級的銷售的時代早已過時了。在相對比較封閉的車間、廠房,在缺乏高級競爭的氛圍里,你是無法看清別人,也是難以看清自己的。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正因此,國內的陶瓷企業家才對博洛尼亞陶瓷展才會頂禮膜拜、趨之若鶩,也正因此,當佛山陶博會出現的那一天,就注定要吸引行內人士的眼球。應該說,佛山陶博會開啟了陶瓷產業的一扇窗,至少在國內,它讓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企業和企業家們實現了以往所沒有過的親密接觸和同臺競技,它不僅開闊了企業家們的眼界,觸動企業家們的思維,更在改變著企業家們的行為。可以說,正是在佛山陶博會、華夏陶瓷博覽城、中國陶瓷城的會展、商貿平臺影響下,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和競爭不僅使佛山陶瓷企業從相對封閉的狀態中開始逐步走向了比較開放和現代的品牌建設、技術攻關、信息交流和文化塑造時代,也把佛山陶瓷企業和企業家推到了國內其他陶瓷產區的前沿。
時至今日,對于佛山陶博會,企業家們還是有贊有彈。一方面,一些在佛山陶博會嘗到甜頭的企業對于參展仍然是樂此不彼、不遺余力,另一方面,那些在陶博會中收獲甚微的企業對于參展是諸多抱怨甚至是抵觸。我們不能要求這些企業該怎么一定要怎么樣,但是要提醒一個事實的是:強者就是強者,強者在一般的平臺上做得過關,在更廣闊的平臺上會做得更強。陶博會給有思維和創造力的企業提供了展示、貿易和信息的平臺,它也可以給一些弱小的企業帶來機會,但是一些企業把發展的重要因素和希望都放在陶博會上而且以一時得失判定是非顯然是片面和不現實的。說到佛山陶博會,表現在展會自身素質和影響力當然還不夠,要知道即便是廣交會是在中央政府、廣東省政府半個世紀打造來的結果。依靠政府和市場化推動的佛山陶博會,在企業和政府的合力下,應該很有條件發展,而且前景發展得很好。
三:佛山陶瓷會展促進了佛山陶瓷商貿流通的發展,促進了佛山陶瓷產業的提升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加速陶瓷產業的國際化步伐。
陶博會和華夏陶瓷博覽城的功能定位是相輔相成、珠聯璧合的。華夏陶瓷博覽城是為完善整個陶瓷產業鏈而構建的綜合性平臺,定位于國際化的陶瓷商貿、物流、會展、技術、信息、營銷中心,而陶博會正是其中的一個環節。首屆陶博會因為在華夏就有2個場館,吸引了300多家企業參展,而同年就有100多家企業的營銷中心開張營業。至今,在華夏陶瓷博覽城設立營銷總部的企業多達400余家,還有100多家餐飲酒店、物流運輸、銀行、休閑、娛樂、體育等服務類企業。陶瓷企業來自山東、四川、上海、江西、福建、河南、香港、韓國、意大利、德國等地區,在佛山的十個陶瓷生產基地,90%的陶瓷企業,包括新中源、新明珠、順成、佛陶集團、歐雅企業、冠星王、世陶、威登堡、新世域、和諧、雪狼、金牌亞洲、匯亞、能強、新潤成、陶一郎、金舵、建輝、中盛、Durog、Porcelux ceramics等旗艦型企業和眾多一二線企業、新銳企業幾乎都在華夏陶瓷博覽城安家,僅陶瓷企業營銷中心在華夏的投資就達10億元。長年營銷中心成為永不落幕的交易會。每天就有不少國內外客商往來華夏陶瓷博覽城,為了方便,不少國內客商、國外客商甚至常駐在華夏大酒店。國際化的定位,國內外企業的進駐,每年超過1萬人次外商、數十萬次國內客商的光顧,使華夏陶瓷博覽城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化陶瓷商貿流通中心。而每年二度的陶博會更成為商家展示貿易最集中的場所,成為國內外客商匯聚和貿易的最佳平臺。物流公司、進出口貿易公司建立與陶瓷企業便捷的溝通渠道,這在以往是不能比擬的。筆者了解過參加展會的一些中小企業,有企業在展會上接到千萬元以上訂單的不在少數?,F在,客商在展會上考察廠家,與廠家達成合作的機會比在分散的廠區要多了很多倍。
佛山陶博會、華夏陶瓷博覽城,這一強大、全新而又集中的展示平臺,不僅一掃之前散落的陶瓷市場,而且經濟效益也是極其明顯的,理所當然地受到廣大陶瓷企業的歡迎。借助佛山陶博會、華夏陶瓷博覽城、廣交會,佛山陶瓷出口實現了飛躍,從去年開始就躍居為全球第三,出口增幅為全國最高。其中,出口量最大的為新中源集團,現在一年出口超1億美元。佛山陶瓷的出口地區,也由中東、東南亞、俄羅斯、港澳臺等地區一直延伸到北美甚至歐洲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傳統陶瓷強國地區。隨著出口國際市場,競爭機制的變化和技術含量的提高,中國陶瓷正在進行大規模提升,產業結構也在悄然改變,由重生產到生產和商貿流通并重的方向發展。中國陶瓷在世界上正在改變低檔產品的形象。
四:以佛山陶瓷會展為龍頭,佛山陶瓷產業奠定了高端產業鏈定位的發展方向,加速了我國傳統陶瓷產區格局的轉變。
佛山陶瓷產業雖然有強大的基礎,但仍然會面臨諸多發展的瓶頸。佛山陶瓷企業競爭激烈,佛山地價提高、勞動力成本上升、能源短缺,內在的種種因素促使佛山陶瓷產業提升和實現不同產業鏈的轉移是大勢所趨。于是,生產基地轉移、降低成本、利益促使企業重新布局,而調整、完善產業鏈,發展產業鏈中的高端環節也成為政府所要考慮的中心議題。因此,順應潮流要求,早在1995年,南莊鎮政府就已規定不再在鎮內上新的陶瓷生產線,1998年兌鎮屬陶瓷企業進行了轉制。在2002年初,以南莊鎮為代表的地方政府規劃建設了華夏陶瓷博覽城這個集商貿、物流、會展、技術、信息、營銷中心為一體的國際化平臺。政府提出,南莊和佛山必須發展以會展為龍頭,和商貿物流、技術、信息于一體的高端產業鏈,而把較為低端的生產環節逐步減少和遷出佛山。中國建陶二分天下,南莊有其一。這并不是說在南莊本土就有這么大的建筑陶瓷產量,而是說不僅在南莊,在佛山的石灣、西樵、小塘、三水、高明,在四川、山東、湖南、清遠、河源、肇慶等幾乎全國所有重要陶瓷產區,超過半數的企業都是南莊的企業家在經營。隨著華夏陶瓷博覽城和佛山陶博會近幾年的發展,以南莊陶瓷企業家為主要力量,佛山陶瓷西進四川,東到山東,中到湖南,近在清遠、河源、肇慶等地都排兵布陣,都是大手筆,重新奠定了中國陶瓷產業新的格局。如新明珠在三水圈下的3000畝高新工業園,新中源近期在湖南衡陽買下礦山、土地5000畝,投資4.5億建設中部生產基地等,均顯示出這些大牌企業的王者風范。然而,無論佛山陶瓷的生產基地如何轉移,它們的總部、營銷中心還是留在佛山,無論是來自全國哪個地方的陶瓷企業,佛山仍然是它們展示、貿易的中心。
如今,佛山陶博會已經舉辦到第五年,連續舉辦到了第八屆,加上以華夏建陶研發中心為代表的技術中心和華夏陶瓷博覽城的商貿物流、信息、營銷中心基本上構建并完善了陶瓷產業鏈的高端環節。今后,對于任何一個地方來說,發展陶瓷會展業,一不能不認清自己的地位和優劣勢,二不能不考慮在全球范圍的競爭態勢,三會不會利用優勢取得突破。從長遠來說,要和陶瓷大國強國地位相稱,陶瓷會展業的發展任重道遠,尚需各方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