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貌換新顏 河北彭城陶瓷產業生存發展現狀調查
磁州窯是舉世聞名的中國民窯的杰出代表,磁州窯系是我國最大的陶瓷體系,在中國陶瓷發展歷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磁州窯產區位于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彭城鎮一帶,磁州窯歷史悠久,溯源于距今8000年前的磁山文化時期。北朝時期彭城一帶的陶瓷生產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制瓷工藝與美學體系。宋、金、元時期,磁州窯作為我國北方最大的陶瓷產地,產品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與北方特色,其中尤以豐富多彩的裝飾技法與獨到的造型藝術見長。明代彭城磁州窯窯火鼎盛,被譽為“彭城陶冶之利甲天下”美名。清代至民國時期,彭城陶瓷銷售到我國北方十三個省、區。中國陶瓷產業出現了“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局面,彭城陶瓷作為北方的陶瓷業代表,與景德鎮陶瓷不相伯仲,足以證明彭城磁州窯陶瓷業曾經的輝煌。彭城磁州窯千年窯火不斷,成為我國陶瓷發展史的精彩代表。她不僅滿足了我國北方與中原民眾的物質需求,同時為世界留下一份厚重的陶瓷文化與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F在幾乎所有的世界著名博物館里,都以陳設精美的磁州窯陶瓷作品為很大的榮耀。磁州窯不僅是河北省家鄉人民的驕傲,更是世界級的人類陶瓷文化藝術的寶庫。
解放后,河北彭城的陶瓷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隨著公有化浪潮,原先零亂繁雜的民間窯廠被合并國有企業,幾經轉變,形成了后來的邯鄲陶瓷總公司。改革開放后的七八十年代,是彭城陶瓷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邯鄲市陶瓷總公司的旗下,先后成立了十幾個陶瓷廠,并相應設立了眾多附屬機構,如研究所、情報站、陶瓷花紙廠、陶瓷學校等等。彭城的陶瓷工人人數達到創紀錄的3萬多人。在陶瓷生產環節上,彭城瓷區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技術,引進現代化生產設備,發展創新生產工藝;在產品銷售上,生產的日用陶瓷產品遠銷海內外,以“邯鄲陶瓷”的品牌名揚海內外,產品銷往世界上80多個國家地區,受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彭城陶瓷產區作為河北省出口創匯大戶,成為河北省著名的輕工企業,是邯鄲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彭城陶瓷產品種類繁多,包括日用、工藝、美術、建筑等方方面面,包羅萬象。當時,彭城陶瓷與佛山、潮州、唐山、淄博、景德鎮、醴陵、宜興并列為全國八大瓷區,最好的時候能位列前三,可見當時彭城陶瓷業的興盛。
然而好景不長,九十年代后期,彭城陶瓷進入了一個衰落期,而-廠及附屬企業紛紛停產甚至倒閉,大量職工紛紛下崗,存留企業的利潤狀況與市場占有率也一泄千里,彭城磁州窯的陶瓷產業進入了一個寒冬期。
彭城陶瓷業出現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原因之一,在于當時邯鄲陶瓷公司發展相對滯后。隨著經濟發展不斷增速與國家的重點扶植,沿海地區的陶瓷產業蓬勃發展起來。而邯鄲陶瓷公司在這一發展浪潮中并沒有處于前列,隨著其他各產區大規模的發展沖擊,彭城瓷區出現了相對衰落的跡象。原因之二,在于九十年代后期世界經濟危機波動。東南亞爆發的金融危機對彭城陶瓷的國外市場也產生了沖擊,國內外陶瓷市場出現較大程度的萎縮,尤其對于建筑類用瓷需求劇減,這致使許多相關陶瓷企業受到嚴重損失。原因之三,也是邯鄲陶瓷公司衰落的直接原因,就是公司管理層的決策失誤。九十年代中后期,陶瓷總公司根據市場以及國家發展的大潮,不遺余力地大力引進高新設備,加大投資力度開發新的生產線。在這個過程中,公司管理層沒有結合彭城陶瓷自身日用陶瓷產品優勢去謀求發展,而是脫離實際,犯了好高騖遠,盲目擴張的毛病,這導致公司發展規劃嚴重脫離實際,生產與經營協調不善,銷售利潤受到重挫。當時的公司管理層將生產重點定在以墻磚地磚為代表的工業建筑用瓷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和貸款用以引進生產設備,造成了流動資金的緊張。當陶瓷總公司準備通過貸款進行進一步發展時,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了,國家為減少經濟沖擊而采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減少銀行貸款以限制企業的過熱發展。這樣陶瓷公司無法得到更多的貸款,資金鏈脫節,生產線無法正常運作,旗下眾多陶瓷廠更是資不抵債,大量職工紛紛下崗,一些陶瓷廠不得不宣布破產或者被外地的陶瓷企業收購,整個彭城陶瓷業出現了嚴重的危機。目前,從整體上看,彭城陶瓷已經失去了全盛時期的光芒,無論是市場銷售程度還是業界知名度,都已不復當年,在全國瓷區的經濟實力排位已經遠遠名落孫山了。彭城陶瓷,真的沒落了嗎?彭城陶瓷未來的前途又在哪里?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入的討論和分析。念及于此,不禁感慨系之已。
我們小組成員在假期對彭城地區的陶瓷銷售店鋪進行了抽樣調查,并對其進行分類匯總,做出以下分類:一類以銷售日用、裝飾瓷器為主,包括世界名瓷—骨質瓷與釉中彩高檔茶具、餐具、酒具、咖啡具、花瓶、座盤等,其中,大部分貨物從山東、佛山等地進口,只有一些低檔餐具以及少量裝飾瓷從本地陶瓷廠進貨。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來到曾經的陶瓷一條街上,發現很多店鋪門前人流冷清,在與當地店主的交談中我們也了解到,整個彭城地區的日用陶瓷銷售情況都不太樂觀,只是偶爾有些過去的老顧客慕名前來,大部分時候都是門庭冷清,無人問津。另一類店鋪以銷售藝術陶瓷為主,包括仿古瓷、工藝梅瓶、人物塑像等等,其中既有從外地進口的產品,也有本地磁州窯藝術風格的產品。這類主營禮品藝術瓷的店鋪銷售情況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銷售旺季多在節假日前后,其余時間也是較為冷清。由此可見,彭城陶瓷的銷售端的影響力確實大不如前,已無復當年“日進斗金,夜進斗銀”的時代了。由于整個彭城陶瓷業在之前的危機中大幅滑坡,這類企業的市場影響力也遠不如從前。這類企業現在以生產日用陶瓷為主,薄利多銷的方式本身就很難帶給企業很大的效益,而且此類產品在國內市場上基本趨向飽和,市場銷售份額多被廣東、山東等地的廠家所占據。這樣看來彭城的陶瓷企業如果不通過適度改革,提高企業競爭力,其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近年來,由于企業改制的推行,隨著經濟的回暖與市場狀況的改善,彭城的陶瓷業漸漸出現了復蘇的跡象。為重振傳統陶瓷產業,地方政府順勢提出了建設“陶瓷之都”的口號。隨著彭城鎮城市建設的推進,地下出土了大量的古代瓷器,刺激了磁州窯仿古陶瓷的生產。政府先后舉辦磁州窯陶瓷文化節及保護修建一批磁州窯博物館,對彭城陶瓷產業的振興提供了很大的推力。一些陶瓷廠通過改制創新,逐漸恢復了原先的生產規模,效益也較之前有很大提升。而與此同時,許多原先在陶瓷公司工作的員工,在下崗后,通過自主創業,建立了為數眾多的窯廠或是手工作坊,自產自銷,其中有一部分人更是成立了公司,把自己做大做強。這些后來興起的私人企業或作坊,成為現在彭城陶瓷業的一大特色。
那么,彭城陶瓷的未來又在哪里呢?彭城陶瓷如何擺脫蕭條冷清的現狀,重現曾經的輝煌呢?通過走訪調查,我們將彭城現有的陶瓷生產單位歸納為以下幾類:
模式一,傳統陶瓷廠舊貌換新顏
目前,彭城瓷區原先的邯鄲陶瓷公司所屬的一廠、二廠組成了華玉公司;三廠、四廠、七廠、春雷瓷廠、工業瓷廠等在之前的危機中生存了下來,實行租賃經營,現處在逐漸恢復狀態,其生產經營狀況也趨于好轉。值得注目的是一批新型民營企業如盛華、裕行、、天山陶瓷等誕生出來,增加了彭城瓷區的實力,發展勢頭看好。可以說傳統陶瓷廠的舊貌正在嶄露新顏。
模式二,民間手工作坊世代相傳
這類生產模式存在于彭城鎮內眾多的民間手工作坊之中,以我們采訪的閆保山先生所經營的黃家窯為代表。一些從陶瓷廠下崗的職工靠著自身手藝,安置下一間院落,購置一些原料設備,以家庭為單位,所有生產流程以及燒制工藝都在這間院落里完成。他們主要制作一些具有磁州窯風格的民間藝術陶瓷,并對傳統的工藝進行一些創新。他們的銷售方式多是將產品寄托在陶瓷店鋪代銷,或是通過熟人介紹吸引一些顧客慕名前來,生產利潤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F在這樣的作坊已經發展到幾十家,表面上看形勢喜人。他們多是年過半百的年齡,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陶瓷藝匠的后代脫離了陶瓷行業,這種手藝能否繼續流傳繼承下去,也成為很大的問題。
模式三,磁州窯大師精心打造磁州窯藝術
陶瓷藝術大師劉立中先生就屬于這類人群。劉立中先生依靠年輕時代的廣學多識,對磁州窯藝術的認識與創作,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他本人也獲得了磁州窯領域的最高獎勵———國家級陶瓷藝術大師稱號。他對傳統磁州窯工藝進行大膽創新,將個人心血付諸創作,因此形成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他制作的藝術陶瓷也因之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不久前他還在香港公開拍賣了一些藏品。劉立中先生在發揮磁州窯陶瓷的藝術價值方面無疑是做的最為成功的,但是這種模式也存在著自己的局限性。雖然磁州窯藝術歷史悠久,美感獨特,但是其生產工藝畢竟衰落已久,在知名度方面至少在現在還遠遠無法達到景德鎮藝術陶瓷的高度。而且政府對于本地區文化產業的宣傳、支持力度不大,磁州窯文化的傳播面臨較大瓶頸。消費群體對于磁州窯陶瓷藝術價值認識的欠缺,以及沒有專業化的藏品鑒定團隊,必然使磁州窯產品的收藏價值大打折扣。彭城陶瓷能否依托磁州窯藝術重煥青春,還要看眾多默默奉獻的磁州窯藝術大師們的共同努力。
模式四,民營企業生機無限
隨著經濟體制的放寬與國家的大力支持,眾多管理水平高、財務狀況良好的民營企業紛紛崛起,如盛華、裕行、華玉、天山等陶瓷公司。他們以生產高檔日用陶瓷為主,產品遠銷海內外,成為彭城傳統陶瓷業重新興起的希望。還有一類企業則依托本地磁州窯文化,以生產具有磁州窯風格的藝術、裝飾陶瓷為主,這些產品受到了眾多企事業單位與收藏家的青睞。大家陶藝公司即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產品既包括傳統的磁州窯梅瓶、花口瓶等,又包括一些創新出來的具有磁州窯風格的酒具、陶瓷鏤空燈罩等,使傳統的古代技藝煥發了現代的活力,這類產品在市場上具有較好的口碑。在生產方面,公司開設了專業化的生產線,從拉坯,上釉,美工,剃花到燒制都形成了一套專業化的流程,此外,它還專門設立了一個藝術研發團隊,負責提供新的創意與設計。成功地將傳統的磁州窯技藝與集約化生產結合了起來,開創了一條新的生產經營道路。除此之外,注重自身企業品牌的宣傳,一方面時常邀請一些陶瓷藝術大師來設計創新產品,并傳課授藝,另一方面,積極與眾多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在廠房處設立高校實習基地,并吸引游人參觀訪問。政府對于這類企業也是起著大力支持的態度,通過開放貸款條件以及政府撥款,扶植這類企業的經營。
綜上看來,彭城陶瓷業的發展,正處在一個恢復期,基本上脫離了先前的低谷,處于一個百廢待興的時期。如何振興彭城陶瓷,使其恢復原有的輝煌,并在此之上獲得更大的突破,更多地需要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引導。我們對此,有幾點建議。
第一,著眼市場,確定發展方向。
縱觀全國市場,各地的陶瓷生產類型存在較大差異,下全國著名的各大瓷區中,佛山重在建筑、日用類陶瓷,潮州重在日用、衛生、藝術陶瓷,唐山重在日用、衛生潔具陶瓷、電瓷,淄博重在日用、建筑類陶瓷,醴陵重在日用類,景德鎮重在藝術陶瓷,而宜興則重在紫砂壺、茶具、園林等瓷類生產。近年來,國內一些新興的陶瓷產區如山西陽泉、廣西賀縣等地也多以生產日用瓷器為主。細細看來,前幾個地區的陶瓷生產多以應用類為主,而景德鎮、宜興則依托本地風格,發揮自身比較優勢,著力生產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產品,這與其他幾個瓷區形成了鮮明的區別。我認為,彭城瓷區在大力鞏固日用瓷器生產優勢的同時,藝術陶瓷生產可以仿效景德鎮等地,發揮自身文化優勢,以磁州窯藝術為依托,走出一條藝術陶瓷之路。彭城發展磁州窯藝術陶瓷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方面,彭城地區有著濃重的歷史文化背景,而在此地土生土長的磁州窯藝術更是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美感,一旦這種魅力被人們認識并了解,必然有著無窮的發展潛力。另一方面,彭城地區存在著許許多多研究并發揚磁州窯藝術的匠人,他們有著高超的技術水平并擁有較高的管理能力,這為磁州窯藝術陶瓷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此外,磁州窯制瓷藝術作為一種純手工制作工藝,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原先陶瓷廠的下崗職工正好為之提供了充裕的勞動力資源,他們熟悉制瓷工藝,操作嫻熟,是彭城地區一道巨大的資源優勢。
第二,弘揚磁州窯文化,加大對外宣傳力度。
走磁州窯藝術陶瓷之路,必然首先要將其內涵根本———磁州窯文化,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這需要政府的積極參與和謀劃。我們對此有以下建議:
1、當地政府應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宣傳磁州窯文化。時下正值國學熱,國人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正處在一個重新定位和認知的過程中,當地政府以及磁州窯研究學者應當利用這個機會,大力宣傳磁州窯文化??梢耘e辦全國性學術研討會,通過媒體和網絡,向公眾展示磁州窯文化獨特的藝術和文化魅力;開展地區性藝術節活動,舉辦相關藝術展覽,吸引國人關注的目光;推薦本地學者專家走上熒屏,積極參加諸如百家講壇、鑒寶等節目制作,帶動一股全國性的磁州窯熱;此外,還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開辦相關網站,發表相關文獻圖片,使原本專業不為人知的磁州窯藝術得以讓任何人觸手可及,等等。
2、組建一支專業化價值評估團隊。磁州窯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對其文化、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判定也處在一個比較模糊的階段,政府應該組織一批專家學者,成立一個專業化的價值評估團隊,通過研究分析,建立一套系統性的價值評定方案,并通過媒體宣傳讓世人了解。這樣,對于正確定位磁州窯陶瓷收藏價值,提升全國范圍內愛好者的收藏熱情,將有很大幫助。
3、扶持民間文化傳播機構發展?,F下磁州窯文化的傳播多由一個民間磁州窯研究機構———磁州窯文化藝術研究學在默默工作著,作為一個自發性的研究團體,磁州窯研究學會內部有很多真正熱愛并了解磁州窯藝術的專家學者,他們出于對家鄉文化的熱愛和責任感,多年來一直為磁州窯文化的發揚光大而默默耕耘著。但是,作為一支民間團隊,它們的發展也面臨著許多瓶頸。以政府而言,應該給予這些民間研究團隊更大的幫助。包括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為其研究活動開設便利條件,加強文化部門與研究會的交流合作,等等。
第三,扶植相關企業發展,鼓勵生產轉型。
如今,已經有一些民營企業發現了彭城陶瓷的發展趨勢,將生產重點放在了磁州窯藝術風格的陶瓷產品上,它們采取集約化生產方式,制作具有磁州窯藝術風格的日用、裝飾、收藏品等,并取得了不錯的效益。政府應該積極扶持這類企業,把磁州窯的品牌打出去。針對手工制作成本較高問題,政府可以對其進行一些補貼,使其在同類(如酒具,裝飾瓷類)產品中提高競爭力,把磁州窯的藝術風格推廣出去;對此類企業可以適度開放貸款環境,鼓勵它們做大做強,為它們的發展開設便利。對于那些以生產日用、建筑瓷類的廠家,政府可以開設優惠政策,鼓勵它們生產銷售磁州窯藝術陶瓷,形成產業內規模,將彭城改造為一個大型的磁州窯藝術陶瓷生產地。
目前,政府正在積極投資籌建一個大型的陶瓷市場—磁州窯博展館,以形成磁州窯藝術陶瓷生產銷售集散地。一方面,應該多為陶瓷商家提供便利,擴大整個彭城瓷區陶瓷產品的銷售影響力。
以上就是我對于河北彭城磁州窯陶瓷發展前景的一些個人見解。歷史上磁州窯陶瓷幾度興盛,千年窯火不斷,作為一名彭城磁州窯兒女,生于斯長于斯,我也曾目睹它的輝煌與沒落,對于家鄉的發展存在著極大的希冀。走磁州窯藝術陶瓷之路,是一個雙贏的過程,不僅將帶動彭城地區陶瓷事業的發展,更能夠將彭城地區悠久的歷史文化發揚光大,對我而言,這是一個更高層次的意義所在。我也希望我們這次的調查研究,能對家鄉文化的對外傳播起到一定的貢獻,這也算是自己作為一名陶瓷后人的責任所在吧!
我們深信:只要大家持之以恒,共同努力,歷史千年的民族藝術瑰寶———磁州窯一定如浴火后的鳳凰涅磐,重新獲得新生,彭城磁州窯文化藝術將會更加大放異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