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間的流逝中,家的色彩在腦海中的印象也在不斷改變。余憶童稚時,家是一個樂園,只要在家中就能抵抗所有的恐懼,它有溫暖、它有愛。在小時候總是渴望著長大,等到長大后卻羨慕小孩的童真。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得到的卻不知道珍惜,那時候的家是溫馨的。
(圖片來源:歐神諾陶瓷供稿,侵刪)
讀書后,我們終究長成了“大人”。在青春期中,我們經歷許多,開始幻想、開始叛逆、開始逃課,父母開始絮叨,升學壓力開始慢慢堆積在你的背上,色彩變得躁動了。
(圖片來源:歐神諾陶瓷供稿,侵刪)
再長大一些,你該進入高中了,這時,你環顧四周卻發現少了一些人。年味沒有那么濃了,人也少了幾個。高考就懸在你的頭上,只有回到家你才能逃避課堂的壓力,卻發現父母的眼神閃爍著希望,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你的壓力又大了些。這時家的色彩有點平淡,卻帶著溫暖。
(圖片來源:歐神諾陶瓷供稿,侵刪)
終于你到了大學,體會到了老師口中的“自由”,這時候家不可觸摸,但你也開始體會到了思鄉,開始理解家是港灣。但是就業的壓力開始壓在你的頭上,你開始彷徨,開始迷茫,但色彩還是偏暖的。
(圖片來源:歐神諾陶瓷供稿,侵刪)
在漫長的求學時間,你可能會經歷親人的離世,也會談一段轟轟烈烈的戀愛,家的色彩在你眼中不斷改變。等到就業了,你卻發現,家還是那個家,但是它卻遙遠,大多數時間卻不能與它共度,家變得模糊而夢幻。
(圖片來源:歐神諾陶瓷供稿,侵刪)
待你成家立業,你有了屬于自己的家,開始為了下一代而努力,家因為父母尚在,家還是那個家。等到滄海桑田,父母離去,家崩塌了,它更加模糊,它變得冰冷,它的色彩不再變動,只余回憶在腦海暢游。
(圖片來源:歐神諾陶瓷供稿,侵刪)
色彩的變化也是我們一生中必須的經歷,或許經歷會有差別,但是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還是走過這一歷程。我曾在網上問詢過大家,色彩不一,這也源于童年的快樂與否。珍惜當下,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欲停而風不止這是最大的悲哀。
(文章來源:歐神諾陶瓷供稿,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