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清晚期陶瓷逐漸受到藏家關注,其市場行情也日益走高,盡管總體價位并沒有太多的上漲,但從收藏的長遠方向來看,清晚期陶瓷的市場空間還很大,仍然存在投資機會。
清晚期陶瓷的市場現狀
近幾年來,清三代的陶瓷精品已很難在市場中見到,許多藏家也不愿意將精品拿出來交易。因此,收藏家開始把眼光瞄上了存世量較大的清晚期陶瓷上。清晚期陶瓷的藝術性決定此時期的陶瓷市場價位。
清晚期陶瓷中市場價位較好的要屬嘉慶早期的陶瓷,此時期的陶瓷多延續乾隆時期的陶瓷風格,特別是此時期的帶有色地的粉彩官窯器。在2005年的香港佳士得的11月秋拍中,一對清嘉慶胭脂紅地粉彩通景牡丹花卉紋瓶被拍出了582.5萬元。由于色地粉彩在燒制工藝較其他陶瓷品種復雜一些,特別是那些地色發色好的粉彩器。因此,清晚期各朝的色地粉彩瓷市場價位相對都較其他陶瓷高一些,而富麗大方的此類器物也是多數藏家的最愛。
乾隆以后出現的粉彩百花不露地的官窯器在清晚期也多有出現,特別是嘉慶一朝的粉彩百花不露地的官窯器,在工藝和藝術上都不落乾隆朝,甚至有的精品超過了乾隆朝。此時期的粉彩百花不露地包袱瓶傳世較多,應算是此朝的精品。粉彩百花不露地官窯器,由于制作工藝上較為復雜,目前具有較高的市場價位。
帶有軋道工藝的官窯器也是從乾隆后期出現的。在清晚期,此工藝較多的在陶瓷上出現,以立件器物較多,此種工藝多用于繪制有番蓮紋和勾蓮紋的器物。清晚期的粉彩瓷器大多都會出現此種軋道工藝,其制作工藝比單純的粉彩器更復雜,因此市場價位較其他粉彩器更高,但軋道紋飾多作為輔助紋飾出現。此外,還有少量的帶有軋道工藝的單色釉瓷器,軋道紋飾在器物中是作為主體紋飾出現,此類官窯器在清晚期很少出現,因而市場價位較高。在今年的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中,一件清道光白地綠彩纏枝番蓮紋瓶以178萬元拍出,成為清晚期陶瓷市場的一道亮點。
斗彩、青花五彩、青花粉彩瓷在清晚期出現得較少,但由于此時期釉上彩的品種增多,青花與之共存,更顯得釉上釉下斗艷,更顯得富麗。在今年的春拍中,北京華辰也推出了一件與此類似的光緒斗彩描金玉壺春瓶,估價在35-40萬元之間。清晚期的青花五彩瓷和青花粉彩瓷相對較少,且欣賞價值較高,極適合于室內擺放欣賞,因而市場價位極高,不輸于清三代陶瓷。在2005年的上海信仁的春拍中一件清嘉慶青花粉彩靈仙祝壽賞瓶以225.5萬元拍出。
清晚期粉彩瓷除了以上幾種以外,還有的就是單獨的山水、人物紋飾的官窯器。此類粉彩器在紋飾上流傳有緒,而且燒制的數量較多,藝術水平高低皆有,總體市場價位在清晚期的陶瓷中并不是很高。但是,此時期的粉彩瓷還是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如清晚期流行的百鹿尊因器型較大,藝術性較高,燒制工藝也較難,因此傳世品并不是太多,市場價位較高。在2005年10月份的香港蘇富比拍賣中,曾有一件較為典型的清道光粉彩百鹿尊以214.5萬元拍出。
清晚期的御用精品瓷多為帶有堂名款的瓷器,道光朝的“慎德堂”款瓷、同治朝的“體和殿”款瓷、光緒朝的“大雅齋”款瓷及“儲秀宮制”款都是清晚期精品中的精品,不論是從做工還是從畫工上都比同時期的陶瓷精致許多。特別是光緒朝的“大雅齋”款和“儲秀宮制”款的光緒瓷,在2002年上海敬華的春拍中,一件帶有“儲秀宮制”款的清光緒黃釉地粉彩“萬壽無疆”紋大盤以110萬元拍出。
清晚期的青花瓷多做工粗糙,畫工不精,胎質較粗,從藝術價值上來看,大大不如清三代,但此時期的青花瓷中唯獨賞瓶制作仍較規范,在市場也受到買家的認同。其他類青花瓷無多大創新,藝術價值也不高,光緒青花瓷雖有心仿乾隆時期風格,仿制較好官窯器雖然市場價位不錯,但總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清晚期青花瓷的總體價位不高。在投資清晚期青花瓷時仍要注意藝術價值。
此外,清晚期景德鎮出現的淺絳彩瓷應當是清晚期的一個創新。由于此工藝有文人的參與,藝術價值較高,此類瓷器受到買家的追捧。但是此類瓷器的鑒定較為不易,而且仿制較為容易,因此在投資時不僅要注意制作人的名頭,更要注意淺絳彩瓷的真偽。
清晚期陶瓷的增值空間
在2006年香港佳士得北京預展時,在筆者與香港佳士得陶瓷部負責人曾志芬小姐談到清晚期陶瓷的增值空間問題時,曾小姐認為:“在目前的陶瓷市場中,清晚期的瓷器的升值空間相對大一點,主要原因是目前清晚期陶瓷的市場價位很低。許多收藏家認為此時期并沒有精品出現,我覺得這是不對的,雖然這個時期的政治上有點混亂,景德鎮也受到戰亂影響,但是清廷對景德鎮的影響并沒有減弱,景德鎮在此時期還是有大量的官窯器產生的。雖然清晚期陶瓷的升值空間較大,但是其市場價位不會超過康雍乾三朝的。”
清晚期陶瓷目前的市場價位仍然較低,藏家普遍認為清晚期陶瓷的升值空間還很大,但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因為此時期的陶瓷質量良莠不齊,市場價格也相去甚遠,但是衡量其市場價值的最基本要素就是此時期陶瓷的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