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三彩”家族中,尤以“唐三彩”釉陶藝術最有代表性,它以其富麗堂皇的色彩和生動的造型藝術為世人贊嘆。但中國最早的“三彩”釉陶雛形誕生于漢代,它是在制作低溫鉛釉陶器技術廣泛運用并不斷成熟基礎上,從單色釉品種演化創新出來的。
在漢代,我們的祖先就已掌握了鉛釉陶的燒制技術,制作這種低溫釉陶,是用陶土作胎體,用含銅﹑鐵等元素礦物質作釉的著色劑,經過700℃的溫度燒制而成。由于釉里加入的元素不同以及爐溫的變化影響,器釉色窯變呈現出翠綠色﹑醬黃色﹑橘黃色﹑深褐色﹑黑灰色等顏色。釉內摻入大量的鉛做助熔劑,使釉陶表面平整光滑,釉層清澈透明,色澤悅目,富有極強的裝飾效果。中國漢代時這種鉛釉陶作為明器燒制十分普遍,大多陶器釉色單一,在已經發現的這種鉛釉陶器中,現代人們習慣將綠色釉陶叫做“漢綠釉”,把黃色釉陶稱為“漢黃釉”。除此之外,還有少量的釉陶器出現綠﹑黃兩種釉色在一件器物上,經緯分明地各占一半的情況。最為罕見的是綠﹑黃﹑褐等釉色以線條或斑點的形式出現在一件陶器上,使這個器物的釉色呈現出多種色彩的裝飾效果,這就是最早的“三彩”釉陶——“漢三彩”。“漢三彩”的出現,打破了原先釉陶色彩單一的局面,是漢代陶藝大師對釉色裝飾藝術的大膽創新,是藝術品位和風格的升華?!皾h三彩”為以后“唐三彩”的成功燒制奠定了基礎。
從直觀上判斷“漢三彩”,其主要特征為:在同一件釉陶上,出現綠﹑黃以及兩種以上釉色交融、混合過渡、互浸濁色,這些色彩的分布給人以“三彩”或“多彩”的感覺。
另外,“漢三彩”、“唐三彩”并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其主要表現在:
一﹑同為陶釉,胎質屬性相同,都為陶土制作。
二﹑釉質基本屬性相同,同為含鉛低溫釉。
三﹑燒制工藝大體一致,無重大差異。
四﹑使用目的一致,主要為隨葬明器。
五﹑裝飾目的相同,即通過匠人有意識施釉,使其窯變出多種色彩于一體,以達到美化裝飾器物的直觀效果。
當然,由于歷史的局限性,“漢三彩”還帶著初始時期的風味,釉色的品種變化還無法與釉色斑斕﹑色彩豐富的“唐三彩”相比。
在民間收藏日趨蓬勃發展的今天,漢代先人給我們留下的“漢三彩”實物越來越多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本著尊重歷史的態度,我們無理由漠視“漢三彩”的存在,而應該以科學嚴謹的態度,用客觀﹑公正的研討氛圍,來發掘和光大“漢三彩”這個祖國古陶瓷文化中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