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古瓶”采用的就是“新瓶接老底”的造假手法,手指所指之處就是接痕。時報記者蕭嘉寧攝□專題策劃廖卓斌
做舊工場很隱蔽
日前,記者扮成買家,到廣州某工藝街暗訪。雖然造假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但造假做舊工場還是比較隱蔽的。在“內行人”帶路之下,經過近10分鐘的穿街過巷,記者來到了一個可以“即點即做”的做舊工場。這是一間深邃的老房子,要通過一條暗長的走道。
“春宮瓷多少錢一個?”帶路人大大咧咧地問道。工場里一個男工人回應:“600元一個?!眱刃腥苏f:“哪里有這么貴,我跟你們的老板很熟,一直都拿160元一個的!我買3個”?!袄习澹亢煤煤?,您貴姓,我幫您問一下老板”。隨后,記者和“內行人”在工仔的帶領下,上了閣樓挑選款式。
加工5分鐘
瓷器現裂紋
記者與“內行人”挑選了三件瓷器,然后交給工仔。工仔將瓷器捧到一盆深紫色的液體旁邊,然后麻利地用毛筆將盆中液體涂到瓷器上。涂抹完深紫色液體后,工仔馬上用粗糙的草紙將顏色抹掉……瓷器的顏色馬上變了,由原來的亮白色變成暗舊的黃白色。仔細看,瓷器的表面上還出現了原來沒有的“片紋”??纯幢?,整個做舊過程需時不到5分鐘。
記者帶上已經做舊的瓷器離開工場。一路上,“內行人”告訴記者,剛才拿來涂抹陶瓷的那一盆液體是高錳酸鉀與氫氟酸的混合液,涂抹這些液體的目的是為了去“賊光”,使陶瓷新燒出來的火氣去掉,從而造就古瓷歷經歲月洗禮的“老氣”。同時,內行人說:“所有陶瓷的表面上都有裂紋,只是沒有經過加工或年月的風化我們看不見而已,涂抹高錳酸鉀與氫氟酸混合液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讓這些有色液體滲入瓷器裂紋里面去,做出歲月的痕跡!”
新瓶接老底變身古瓷器
接著,“內行人”又帶著記者來到一個類似“窯洞”的房子。里面一個架子上放著各式各樣的“古瓷”。因為與“內行人”相熟,這里的老板親自接待了我們。他搬出一件件仿古瓷,開始講解:“鑒定一件瓷器通常要看它的胎體,而底通常是不上釉的,所以我們就在這里作手腳”,“你看,這個瓶底是‘冷接’上去的,手工不錯吧!……
記者看到,這個作坊里,汝、官、鈞、哥、定“五大名瓷”樣樣俱全,而用來做假的陶瓷瓶身新舊都有,甚至有清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