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佛山藏富于民。有人說:佛山有錢老板真多。究竟哪些行業成就的富人最多?這些行業還能再造多少有錢人呢?現在進入那些曾經成就了很多有錢人的行業還能賺錢嗎?怎樣才能賺到錢呢?從本期開始,本版將連續與佛山富人較多的陶瓷、家具、家電等行業內、見證了富人誕生的部分代表人物,就上述問題進行對話。
曾經被人羨慕地稱為“印陶瓷就像印鈔票”的陶瓷業,成為我們首期關注的行業。本期邀請了佛山第一家生產建筑陶瓷的石灣利華裝飾磚廠廠長、現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顧問盧敦穆;在佛山陶瓷被驚呼為“白色恐怖”的高速發展時期進入陶瓷業,并在短短4年多創辦出進入第一梯隊的陶企的葉榮恒;以及在佛山陶瓷業大量企業面臨破產危機的2005年以后參與新陶企建設的呂紀念作為對話嘉賓。
石灣利華裝飾磚廠廠長、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顧問盧敦穆廣東博華陶瓷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呂紀念博德精工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榮恒
文/圖記者李春先、上官建慶通訊員藍衛兵
早期締造富翁模式不再
記者:佛山陶業有多少富翁?早期的富翁是怎樣產生的?
盧敦穆:陶瓷企業的千萬富翁,僅僅按數量算,不下500人之多。佛山陶瓷10強企業全都過億元,其中新中源老板以資產13.7億元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206位,稱得上佛山陶瓷業首富。
葉榮恒:有人說,過去的國企佛陶雖然沒有直接造就出個人富翁(因為賺的錢上交給了國家),但是佛陶間接制造了大量富翁。很多人還能回憶起上世紀九十年代南莊石瀾大橋建成前的情景:當時從石灣到南莊要乘輪渡過江。每到星期六下午,江邊就會出現很多佛陶集團的工程師,他們受對岸的民營企業的邀請去幫他們攻克技術難題。這就是當年著名的“星期六工程師”稱呼的來歷。佛陶間接幫一些外面的民營企業家致富了。后來,還有更直接的:一是民營企業通過高薪挖人才,佛陶原來的一些技術人員獲得高薪成為先富一族。另外一部分佛陶人則是通過下海辦陶企致富。
記者:什么時候是陶企最賺錢的時候?
盧敦穆:上世紀80年代陶瓷的錢最好賺,但那時產生的富翁很少,因為做陶瓷的只有佛陶這家國有企業,賺來的錢全部交給國家了。1998到2001年是富翁叢生的年代。早期成功的民營企業主要是從集體企業轉制而來,主要集中在1998年前后,如冠珠轉制后的新明珠、轉制后的上元、東鵬等。直接從個體進入的很少,主要是資金進入要求比較高,建一條普通窟爐,起碼也要資金幾千萬元。那時也有個別在其他行業賺錢后私人投資陶瓷的,但也是購買了當時的集體企業生產線。
記者:曾經聽人說“印陶瓷就像印鈔票”,陶瓷業的利潤率究竟有多少?
盧敦穆:1981年我在佛陶屬下企業引進第一條生產線,當時產品一出來就供不應求,只要能做出產品就能賺錢,所以那時人們議論說:“印陶瓷就像印鈔票”,兩年就把全部投資都收回了。但是,現在陶瓷已經沒有那么好賺錢了,現在陶瓷企業的利潤率可能在10%到15%之間。早期締造富翁的環境和模式都已經不存在了。
產品生命周期大大縮短
記者:同樣生產一個產品,企業現在和過去賺錢有何不同?
盧敦穆:1984年前是賣方市場,產品供不應求,想買瓷磚還得千方百計托熟人,找關系走后門,批條子才能買得到。1個產品可以賣3~5年,1個產品不僅可以賺回投資成本,還能賺錢。1984年后,市場價格放開,單價提高,成本下降,全國各地都來佛山買,中央領導也都來視察參觀企業,那幾年一個產品可以為企業賺更多的利潤。
呂紀念:以前一個產品可以吃幾年,可以賺回很多。現在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短的1個月,一般情況是3個月,長的也不過是半年。所以賣產品在前三個月至少要賺25%至30%的利潤,這樣到后期更換新產品時,才能降價銷售,不至于出現庫存積壓,前后拉平以便保證15%左右的利潤。
記者:與其他行業比,陶瓷業賺錢的機會和難易程度如何?
呂紀念:相對家電這樣競爭非常充分的行業來說,陶瓷業賺錢相對容易一些,但現在也趨向越來越難。難處主要在:陶瓷是一個高能耗產業,能源漲價、原材料也越來越貴,加上本地原料用完了,要到越來越遠的地方運輸。
上世紀90年代初,產品供不應求,無論什么產品都要排隊購買,后來市場營銷渠道轉變,原來一個地級市只有1~2家代理經銷商,后來超市平臺建立起來,深入人心,如百安居,首先實行理賠制、一站購齊式,這些都對傳統營銷渠道產生很大沖擊。
盧敦穆:做陶瓷還是可以賺錢的,主要需要做好三品(品牌、品質、品種),其次是管理與人才,營銷、財務人員、科技研發人員等,都相對缺乏。
記者:現在還想在陶瓷業賺錢需要什么條件?
呂紀念:原來陶瓷行業的門檻高主要在于投入大,而現在,如果沒有核心技術和自主創新的產品,沒有先進的銷售模式,進入這個行業確實會面臨很嚴峻的挑戰。另外,要抱著長期投入的心態,想短平快賺快錢不行。
葉榮恒:不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的不要進來,進來了也別想賺到錢。首先,沒有資金實力的不要進來。其次,沒有核心技術的別想賺錢的事。
第三,沒有良好銷售渠道的不要進來。
擁有核心技術才能突圍
記者:一直以來都流傳著一種說法:陶瓷行業的技術門檻低,所以才會“爆炸似”地冒出一大批企業。為什么說需要核心技術呢?
葉榮恒:認為陶瓷行業的技術含量低這絕對是個誤區。當然出現這個說法也是因為早期產品好賣,大家模仿一下別人的產品就能賣出去就能賺到錢。但現在絕對不行,做大路貨、靠模仿越來越難做了。
記者:有人說,多品牌現在也不靈了,為什么?
葉榮恒:多品牌經營,對廠家和商家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而且現在在市場上已經看到了這種現實,造成市場品牌太多太濫。終端營銷渠道轉型后,消費者逐漸理性,同質化的產品,多品牌的光環,消費者自會有敏銳的眼光。
記者:目前是內銷好賺還是出口好賺?
葉榮恒:內銷利潤相對較高。出口由于價格低,利潤也低。精工玉石出口價格約8美元/塊,已經算最高檔了。出口產品想要賺錢,就要靠創新,靠產品差異化,大路貨當然只能走低價了。
記者:作為在陶瓷錢不好賺的環境下進入的企業,能否談談你們的經驗?
呂紀念:廣東博華陶瓷有限公司2005年4月投產,當時面臨著“無路可走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尋找新的定位,尋找新的市場空白點,避免跟大型品牌形成正面沖突。
方法:宏觀壓力控制不了,只能控制微觀壓力,決定采取高檔路線,規劃可持續發展方案,圈地1000畝,引進國際先進生產設備,在硬件配置上保持足夠競爭力。
第二、保持人才和發展優勢,成立陶瓷研究所培養研究人員。
其三、管理和文化核心競爭力。
葉榮恒:博德精工陶瓷有限公司生產出第一個產品精工玉石產品,并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但我們在工廠成立之前,就在丹灶租了一個廠專門研制精工玉石產品。至今的4年間,博德精工一直都把重點集中在產品研發與營銷渠道的建立。
精工玉石的微晶熔塊原材料,是博德自己生產的,別的企業想模仿精工玉石很難,因為連原料都找不到。掌握核心技術是我們成功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