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蔡履平正在專心篆刻。吳肖英攝
說起印章,一般人的印象中都是在金、玉、木、石等材料上篆刻而已。不過,我區一位民間藝術家蔡履平,卻打破了這種材質的限制,在泥巴上進行篆刻,形成了獨具魅力的陶瓷印鈕藝術。
從泥巴上尋找靈性
印章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最早起源于春秋戰國。長期以來,藝術家們多用金石進行篆刻。從最早的青銅印到明清流行的石章,中國篆刻每一次的高峰都和材料的變化有直接關系。
陶瓷印鈕,是瓷與印兩大文化雜交后綻出的奇品。瓷印在浙江,至少在唐宋時已有生產。與傳統的拓印不同,使用傳統石質材料制出印拓之前,石料的選取、磨制等過程都不重要,而陶瓷印鈕,從陶土的選擇、陶坯的制作、鈕制的雕刻,到頁面的雕刻,最后到陶瓷印整體的燒制,都需要精益求精。
不過,由于瓷印制作難度極大,歷代流傳下來的精品很少,清代以后幾乎無人問津此業。我區的民間藝術家蔡履平,癡迷于瓷印藝術,潛心研究十余載,終于讓人們看到了這種幾近失傳的瓷印魅力。
從傳統的印鈕來說,由于受材質的限制,一般人們只能孤立地去欣賞印面。而將篆刻改用陶瓷去表現,就立即變得豐富起來,人們不只欣賞印面,還能欣賞到邊飾、印鈕、釉彩。即刻間,篆刻成為立體的、完整的藝術品:可欣賞,可摩挲,可把玩,自然也添加了其作為印章的審美價值。
用瓷印償還歷史“舊債”
蔡履平出生書香門第,但未滿10歲就失父亡母,隨后又在本該上學的年紀離開學校做了“知青”。然而,他還有一個精神支柱——對美術的愛好。他畫宣傳畫、出黑板報、寫標語、刻印章樣樣拿手,后來被調到專業的刻字店,這些也都為他以后轉研瓷印奠定了基礎。
蔡履平從事瓷印研究是從蕭山瓷廠結識浙江美院周輕鼎教授開始的,隨后經西泠印社金鑒才、朱恒吉老師指點,專攻篆刻。十多年前,他突發奇想,嘗試發掘中國古代的瓷印章技術,遂自塑、自刻、自釉、自燒,終于摸索到了初始于西晉而失傳于清代的瓷印章技術,燒制出了融合瓷藝、篆刻精髓且自成一體的瓷印章。
說起對瓷印的癡迷投入,蔡履平的心底還有一段隱痛。原來,在那段特殊的年代里,是他親手把家藏的善本圖書、祖傳的古代字畫付之一炬;又是他親手把上好的古玩一件件銷毀。所以他始終有一個彌補損失的心結,想傾盡自己的畢生精力,給后人留下更多更精美的瓷印來償還歷史的舊債。
癡迷瓷印一生不變
別看瓷印只是小小的一枚,制作工藝卻十分復雜。蔡履平說,他幾乎把所有業余時間都用在創作上,每一枚瓷印都是他的寶貝。通常,瓷印要經治坯、雕鈕、篆刻、上釉、入窯燒制等工序,入窯燒制時,尤其容易變形,釉色窯變也難以預測。每次進窯二三十件,能成功的只有二三件。因為單獨燒窯的費用很高,為了節約成本,每次只好趁朋友燒窯時順便燒制。
不過,由于他對瓷印藝術的癡迷,到如今已創作了千余件作品。他的瓷印作品有好幾類,傳統人物類的以羅漢、佛像為主,花鳥魚蟲類的以佛手、靈芝為主,獸類的以龜、龍、蛇、獅虎為主,還有刻著“自古風流”、“心空自安”等篆書的。
蔡履平創作的作品受到了印學界的贊賞,著名教育家王伯敏曾題詩贊曰:“正是玲瓏吾所愛,奏刀虛處見神生?!蔽縻鲇∩鐣嫾阴U復興贊其為“華夏瓷印第一人”,并留下墨寶。蔡履平的瓷雕印鈕還被列為杭州市首屆25項重點保護技藝之一。
蔡履平一直夢想的瓷印藝術館終于在2006年12月底開館了。他說,盡管瓷印并沒有給他在經濟上帶來好處,不過這種癡迷一生都不會改變了,他希望能夠為這種幾乎要失傳的瓷印工藝繼續做出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能夠欣賞陶瓷印鈕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