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書信都是人們交流的重要形式。昨天,禪城區熱心市民林先生向記者展示了他最近尋到的一件珍貴藏品——清代石灣制信箱。
在陶瓷信箱上,一行“雁帶佳音回”的字跡,仿佛一下子將人們帶回那個“鴻雁傳書”的年代,那是通音信互報平安的重要渠道。有意思的是,林先生同時還收集了百年來不同時期不同材質的古董信箱,一起見證了佛山市民百年通信史。
清末陶瓷信箱:
鴻雁、小鳥成信箱裝飾主角
昨天上午,在林先生家里,記者看到了這個掛在墻上的陶瓷信箱。相比起現在的信箱,它顯得有些小巧玲瓏,就像現在用的筷籠那樣大,信箱表面光滑,顏色為翠綠色。因為年代的關系,信箱的身上也出現了些許黃色的斑點,但仍然能夠清楚地看到信箱的正面中間有一只小鳥。只見小鳥的嘴上銜著一封信件,輕盈地飛舞著。而在小鳥旁邊,還寫著“雁帶佳音回”幾個字。林先生說,過去人們認為大雁飛回來都能帶來好消息,因此都在信箱上做這個圖案。
林先生介紹,這個信箱是他在附近的古玩市場淘回來的,經專家鑒定是屬于清末民初時期的物品,距今已經有100多年歷史?!斑@是當時石灣生產的一件最平凡不過的生活用品。”
民國柚木信箱:
小鳥雕刻再唱主角
林先生告訴記者,信箱這種東西要講究實用性,就像陶瓷的信箱,雖然漂亮而且能經日曬雨淋,但實在是太脆弱了,一摔就碎。因此到民國時期,人們都改用木信箱了。說著,他指著陶瓷信箱旁邊的一個木制信箱,說:這就是當時富人家里用的信箱。
記者看到,這種信箱已經接近現在的信箱大小了。信箱箱盒部分呈棕色,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棕紅色的木雕,上面同樣雕了一只小鳥,叼著一張信箋正要回巢,栩栩如生,而且木的顏色依舊鮮艷如新。
林先生說,這個信箱的箱體是杉木做的,而雕花部分則是柚木,這兩種木材,尤其是柚木,已是昂貴的家具用木材,都有不怕日曬不怕潮濕的特點。雖然不清楚當時的價格具體是多少,但從精致的手工來看,肯定是大富之家才能用的信箱。
建國后鐵信箱:
結實耐用受市民熱捧
除了上述兩種材質的信箱外,林先生最后還拿出一個已經生銹的鐵信箱,是解放后人們經常使用的信箱。跟陶瓷造工和柚木雕花的信箱比起來,這個鐵皮信箱可算是“同箱不同命”,非常簡單,上面沒有任何圖案形象,就是一個矩形的鐵皮盒而已。
林先生說,隨著人們越來越講究實用,加之建國后鋼鐵工業逐漸發展,結實耐用的鐵信箱就進入了人們的生活。這種信箱是用當時流行的馬口鐵所造,風吹雨淋都不怕,怎么摔都不會壞,十分受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