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即將塵埃落定?;仨?008,無論是急速惡化的國際市場,抑或是經濟減速而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細細品味,雖然2008年陶業所走過的坎坎坷坷是迷霧重重陷阱多多的苦澀之旅,但是,經歷苦難無疑是中國陶業走向成熟的一次洗禮。
在急功近利的燥熱中迷失……
無論是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抑或是產業轉移和市場布局,亦無論是主動或被動,上半年的陶業發展,無疑是2007年表面繁榮的延續,“高歌猛進”的投資熱———擴建超大規模的陶瓷生產基地,調整產品配套而建設高產能的現代化生產線,在2008年上半年表現得“淋漓盡致”。
“圈地運動”一家比一家牛B,“500畝不用談,1000畝去看看”;大展廳建設500㎡不起眼,1000㎡眨眨眼,3000㎡顯顯眼;公共關系一擲百萬金小菜一蝶,千萬巨金才過癮……惟恐不“投”不熱,貪圖眼前蠅頭小利,急功近利的燥熱可見一班。
對于市場調研,對于新品研發、對區域市場的細化、對于新技術應用、對于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環境的認識……所有這些投入跟“一擲N金”的豪舉相比,是極不相稱的。
正因為片面注重規模效應,而忽略了對市場消費層次的細分,使產品生產缺乏區域市場及消費層次的針對性,致使對于下半年“寒潮”來臨而顯得彷徨無措,甚至怨聲載道而消極應對。毫夸張地說,中國陶業是在急功近利的燥熱中,突然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潮而迷失方向。
在蕭條中回歸對理性的思考
正是有了這場金融風暴所引發的市場低迷、經濟放慢,加速行業洗牌的到來。
置身寒潮,無論是上游的房地產、抑或陶業本身,無不因為市場需求的驟減和融資困難,導致企業資金鏈日益趨緊,“窮則思變”迫使在“燥熱”中迭失方向的企業及企業家不得不放緩腳步,讓習習寒風醍醐灌頂———思考如何應對當前的經濟困局。
當然也引發了經濟學家,企業運營操盤手、業界有智之士、媒體的大討論。市場經濟下所有與振興經濟有關,與企業存亡有關、與市場拓展有關、與人生價值有關、與品牌增值有關等閃爍智慧之作頻頻見諸極端,莫不透示著智者對行業長期穩定發展深刻的理性思考。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秘書長黃芯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雖然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大環境不盡人意,但是,市場剛性需求是客觀存在的,陶企當前最需要的,就是針對不同的區域市場,不同消費群體,進行認真、細致的市場調研,細化市場,對企業產品生產,市場格局,價格制定等作出針對性的調整。
毫無疑問,當前我國陶業粗放式發展模式正遭遇金融海嘯的洗禮,誰先完成市場洗禮,并從理性思的考中得到升華,“適者生存”將成為陶業真正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