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誕生自人的需求,一旦失去了使用價值,即使有過再輝煌的歷史,也難免被歷史和歲月所埋沒。面盆架就是這樣的一種傳統家具。
作為梳妝、盥洗所用的家具,面盆架幾乎是從前家家戶戶閨房中的必選家具。直到上世七八十年代,我國仍有許多家庭在使用面盆架。隨著洗手間設備的齊全,方便的浴室***、面盆早已讓傳統的老家具漸漸淡出歷史舞臺。
不過,雖然作為放置面盆的功能已經不再被需要,這種外形美觀、設計優雅的古董家具,作為花盆架使用,在當今的現代家庭中又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A、古代梳妝清潔的工具
據記載,在歷史上,臉盆架的功能是附屬于梳妝臺的,為梳妝打扮而生,后來才漸漸演變成清潔工具。古代中國人沒有“盥洗”室的概念,上廁所與洗臉的功能分開。上廁所主要在茅廁內,而洗臉的功能,則通過放置于臥室之內的面盆架實現。
傳統的面盆架有高、矮兩種。矮面盆架結構簡單,由三足、四足或六足組成,四足或六足的款式通常可以折疊。足與足之間靠上下各一組的交叉木條固定,每一足的頂端高出交叉木條一段,可以用來架住面盆。這樣,既可以固定面盆,又可以使人們在洗臉時,不用辛苦彎腰。高面盆架通常有四足或六足,六足居多。與矮面盆架不同,高面盆架的前四足和矮面盆架相似,后面兩足向上延伸,加設腰棖、中牌子、搭腦和掛牙等構件。腰棖以上往往挖槽,以備置胰子盒(古代的肥皂盒),搭腦則可以搭手巾。
這個結構相當于洗手盆與臺面、毛巾架的結合體。在古代的臥房內,常常擺放在床的一旁,與擺放有妝奩的桌子靠近。這樣,古人清晨一覺醒來,可以方便地在臥室內完成清潔、梳妝。
B、畫龍雕鳳,裝飾精致
面盆架在古代是一種十分注重功能性的家具,多采用一般的木材制成,容易損壞且不被重視。因此,流傳下來的制品并不多。而從少數古董品中可以看出,即使是這樣的功能性家具,古人對面盆架的設計也絲毫不馬虎。從中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國人的生活品味的講究。
特別是清中期以前的面盆架,多數做得靈巧精致,雕工精美,有的還會繪上各種繁復的花紋,成為臥室空間的點綴。常見的六足面盆架的足頂部通常會做簡單的雕花裝飾,中牌子和搭腦會有鏤空雕花,或者在木板上做浮雕、繪畫,讓面盆架更加具有裝飾性。
例如收錄在《明式家具研究》中的一款故宮珍藏的六足高面盆架就裝飾性十足。面盆架用珍貴的黃花梨木制成,通體采用厚螺鈿嵌螭紋。中牌子用牙、角、綠松石、壽山石、金、銀等多種貴重材料,嵌出一幅呈寶進獅職貢圖。搭腦的裝飾也繁重華麗。除了厚螺鈿嵌螭紋裝飾之外,搭腦兩頭還有精美的木雕,裝飾出一派富麗華貴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