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百花競放;南國陶都,風和日麗。在辛丑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陳巨先生鼎力之作《石灣七星崗》一書,亦宣告完成印刷正式出版。
2021年2月2日,《石灣七星崗》新書首發式在佛山石灣榴苑路的金都酒店舉行。原廣東佛陶集團副總經理、佛山陶瓷協會首任會長盧敦穆,原廣東佛陶集團黨委副書記霍銳錦,原佛陶集團石灣耐酸陶瓷廠廠長陳潤雄,石灣文化街區產業促進會秘書長霍達炎等老領導、老干部、老工人、本土老文化人、書畫家、收藏家共20余人到現場祝賀。
石灣是佛山陶瓷的源頭與核心,佛山陶瓷產業今日之輝煌燦爛名聞遐邇,就是改革開放之后從石灣起步并大獲成功的。七星崗則是舊時石灣約百個山崗中極具代表性的一個: 它既是鎮內最高的山崗,又位于石灣鎮的中心地帶與繁華地段,是石灣陶瓷業發展變化的客觀記錄者。
在改革開放前后,七星崗上有日用陶瓷一廠、日用陶瓷二廠和耐酸陶瓷廠的一部分。當年石灣首屈一指的老大哥耐酸陶瓷廠曾有“上耐酸”和“下耐酸”兩塊,而“上耐酸”就在七星崗上。
明清以來的石灣,遍布山崗遍地龍窯,但在文化方面則可謂是沙漠。自古以來關于石灣歷史文化的著作和資料少之又少,而由本土人士撰寫的書面資料更少如鳳毛麟角。如今陳巨先生的心血之作《石灣七星崗》一書順利出版,堪稱是傳承和弘揚石灣陶瓷歷史文化的又一個豐碩成果,是體現石灣陶瓷人之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的又一范例,意義非凡可喜可賀。
《石灣七星崗》一書,大16開彩印,256頁。全書約10萬字,配照片600多張。內容除了序、前言、后記、附錄外,共分八章,分別是:七星崗概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七星崗、七星崗上的工廠沿革、隧道窯故事、一業為主多種經營、七星崗的人、七星崗部分產品解說、雜說等。
書中值得關注的東西不少,其中包括書內笫四章《隧道窯的故事》中的第一節,題為《石灣窯的前世今生之窯灶師傅人物》,記錄了石灣老一輩窯灶師傅李炳南的從業經歷。李炳南人稱師傅南、機器南,曾在七星崗上的耐酸陶瓷廠工作,是石灣罕見的曾經擁有龍窯、輪窯、倒焰窯、隧道窯、輥道窯五種窯爐工作經歷的睇火師傅。其長子李鉅泉亦長期從事陶瓷窯爐研究,供職于廣東佛陶集團技術設備部,并曾任佛陶集團直屬華生廠副廠長。李鉅泉先生極力動員父親回憶口述,親自記錄并執筆寫出了這份近萬字的回憶錄,為石灣陶瓷的歷史文化留下了一份珍貴的資料。
在首發式上,有與會者指出:《石灣七星崗》是第一本把石灣山崗具象化的著作,又是一本記載石灣和石灣陶瓷60年變迀的書面資料,同時也是-本集中記錄石灣日用陶瓷行業歷史及發展變化的專著。由于年代久遠以及條件所限,有些照片似覺不夠清晰,但能保存下來也算是難能可貴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破天荒為石灣升斗小民留名存照的書籍,受到了許多本土老職工的密切關注。書中所載曾在七星崗上工作的職工名單及其照片,足有50余頁之多。這些蕓蕓眾生的普通職工,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登上報刊書籍,現在能登上《石灣七星崗》一書自然深感榮幸,本書的出版對他們來說也真是一個好消息。
(責任編輯/唐永誼)